任何英文的作文考试,不论托福还是SAT,都有一个明确的要求,那就是语言功底,再具体点的话,要求语言正式,地道,语言流利句式有一定的变化,关于这一点,托福的官方指南还特别贴心地写了这么一句话——如果语言过于简单,那是无法表达复杂的意思的。
写作中的语言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这篇文章当中,我想约略地谈谈语言的正式,地道,语言流利和句式变化是怎么回事。当然,如我所说,托福考试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需要动脑子的,写作也不例外。
1、语言的正式和地道
我在给学生讲作文的时候经常提到这么一个概念——名词比动词重要。
抛开许多修饰啦,限定啦之类的东西,句子的主干大约就是名词(主语,宾语)和动词(谓语)这两个。英文的一般行文顺序是主谓宾,也就是说,一个正常的句子,以名词性成分开始,以名词性成分结束——这点和西方的许多语言,如德语法语之类,颇有不同。
也就是说,从宏观上来看,英文中的句子是用动词的链条连接起来的两个刚性的名词性成分。用个自以为比较恰当的比喻,动词是一个已知算法里的运算符,而名词是类似数字这样的运算对象——所以在我看来,英文的句子中名词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动词。
换句话说,在我看到的许多句子中,名词用的是相当的讲究,作为反衬,动词就用的相对简单。譬如我要说“有办法做某事”,我其实可以说have access to,这个表达的动词(have)和名词(access)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再比如,当我说到自己努力失败了,我可以说my efforts come in vain, 一样的道理——这样用相对简单的动词和相对讲究的名词去描述一个动作,是我在书里经常能看到的事情。
而且在我看来在英文的句子中,对名词进行修饰(形容词,定语从句之类)比对动词进行修饰(副词,状语从句之类)简单得多。我自己看的许多文章,如果有不太认识的英文词汇,大体也都是名词,或者对名词进行修饰的形容词——我不否认动词作为运算符的重要性,但鄙人并非语法专家,我想要做的就是把这个运算用起来,我当然会关注运算符适用的运算对象,也就是名词和相关的形容词。
所以在写作的时候,希望同学们可以明白,我们写的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是要讲逻辑的(关于逻辑详见发凡之前的推送)。在这种情况下,动词尽可能用来表示逻辑推理单元,并且用得简单清晰,而除此之外的任何动作和事件描述,那尽可能用名词吧。这是“语言的正式和地道”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再举个例子印证这一点,比如说吧,我想说,一想起秋天有考试,我很害怕,我暑假就过不好了。这句话翻译成英文怎么翻译呢?
可能很多同学会说了,As long as I think that there is exam in autumn, I have fear and I cannot enjoy my summer holiday.
这个句子不能说是错的,意思也表达清楚了,但按照我们刚才讲的原则,这个句子其实是不够地道的。
换种方式去说吧。The prospect of examination failure in autumn hinders me from enjoying my summer holiday.
看到没有,句子明显短小精炼了许多,而且是不是写的“更像在阅读中看到的句子了”?这就是地道的英文表达。
2、语言的流利和句式的变换
很多同学写作文的时候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知道接下来该写什么,但就不知道这部分和之前的部分怎么衔接,于是就霸王硬上弓一样地用连接词”。效果肯定是不好的。这个时候请大家想一想我们看过的许多阅读文章,它们的段落内部衔接其实很自然,也没用什么连接词,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它们其实是用到的句式变换和“名词和指代词的呼应关系”来连接逻辑内容的。
这里要讲一点基本的语法概念,也就是“除了主谓宾还能用什么方式表达句子”,在我看来这才是句式变换的要义。请大家注意,以下几种句式,可以互相转换表现完全一样的内容。
1,主谓宾,这个不多讲。
2, Subject have sth done, 比如我把那个家伙干掉了,I have that guy killed.
3, 被动语态,这个我觉得也似乎没有讲的必要。
4,客体拟人化的表达。把宾语放在主语的位置,然后把原来的动词换成适合宾语的形式,我管这个叫“客体拟人化”。譬如我想到了一个事情,可以这么说:I think of an event. 当然也可以这么说,An event comes to my mind. 再比如,要表达现在社会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除了那个nowaday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之外,我还可以这么说——Modern society has witness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当代社会见证了技术的快速进步)。
关于这个“客体拟人化”再罗嗦两句,有这么一个概念——某对象有了某个特点,就会有某个能力。这个概念的表达是许多论述文必备的,比如说论证下耐心和冒险对成功的重要性,我会说出这样类似的话,一个人(对象)有耐心(特点)就可能积累更多的相关信息(能力)。这样的表达,我可以这么说——Patience may allow a certain individual to have relatively integrated, systematic learning of related information. 总结一下,就是feature enable/ allow the subject to do sth, 这个表达真的是非常常见。
请大家注意,我可以用被动语态和这样的客体拟人化把主语和宾语位置颠倒而不改变句意。这样一个特性可以让我用相关名词和指代的呼应进行概念之间的转接而不需要借助一些看起来很生硬的转接词。这种句式变换的内容实际很简单。主位(Theme)就是信息的发出点,一般它都是旧信息(上文已给的)。跟它相对的还有个概念,叫述位(Rheme),它是中心信息,通常是新信息(上文未给的)。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完全可以分析出考生作文中每句话主语、宾语等各个名词性成分的语法地位(包括短语),所以主位和述位的推进方式可以作为文章“cohesion”的一个评判标准。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吧,我写的一个作文主体段的习作,“一个人了解另一个国家的方式是不是看有关的报纸或杂质”,其中的一个主体段,注意标黑的部分。
To begin with, when it comes to learn another country, one should have integrated, systematic comprehension of related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at country. Such matters,however, can hardly be obtained by reading related newspapers or magazines. The editors of these media tend to try every means to catch the eyes of typical audience in society. In such situation, what might appear as contents of these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are likely to be some popular but superficial topics, rather than knowledgeable but boring ones. For example, when it comes to Italy, what I can see in related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are just topics about fashion and football, rather than serious critics about Renaissance Art. Things like this can hardly give me a chance to have integrated learning of another country. In other words, due to the inferior quality of the information in content,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about another country can hardly be treated as the best way to learn that country.
这个段落我先讲了一个判断标准(在我看来怎样才是对外国好的学习和了解),在此之后我用了“such matters”这样对上文名词的指代引出下文——相关报纸和杂志的特点。当然,这个句子用的是被动语态。在此之后,我有提到这些报纸和杂志的特点是因为什么,自然就会黑一黑小编,继续出现对上文名词的指代(The editors of these media......),然后我说在这种状况下(in such situation......,这个situation同样也是对前文的指代)会有何种后果。在这个段落的后半部分,对事例的总结,things like this,这个词组亦是一个对前文的指代,自然地,句式使用的是客体拟人的表达。
在我看来,这种通过名词性成分和相关代词的呼应完成概念之间的转接非常像欧洲许多球队很推崇的一脚传球,接球传球一个动作,自然就有行云流水的感觉——而我看到的许多用其实勉强的转折词连接的概念,很像我当年看到的许多校队,或者大学学院之间的比赛,球传到某人脚下需要经历相当长时间的调整,然后再决定下一步动作——自然这是很不好的习惯,作文的分数也就不可能高到哪里去。
当然,作文语言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它是需要一段时间有目的的练习,饶是如此,练习的方向也是这样让段落内部地道和流畅起来,而不是乱背模板到最后徒呼奈何。也希望大家可以在正确的思想指引下写出流利且有思想深度的作文,并凭借自己的实力在考试中获得理想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