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胡一可,目前在新航道主要负责教授入门语法课程。我之前就读于香港理工大学并取得了硕士学位,在香港的这一年感受颇多,因此在这里想跟大家聊一聊我的一些生活感悟。
1. 学习——打败拖延症
因为本科就读于内地香港合办的大学,接受的也是港式教育,所以我在香港读研时,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
港校的学期相较内地学校更为短暂,每个学期的教学周大约为14周,例如秋季在九月初开学,在圣诞节前这个学期就会结束了。整个学习过程非常紧凑,尤其当步入学期的中后阶段,可以说是非常紧张了。所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非常重要。
对于不少同学来说,可能是这么完成作业的:
(cr:Tim Urban — Inside the mind of a master procrastinator)
但是在港校,如果你想实现这样的操作,必定会追悔莫及。刚开学的3-4周会相对轻松,大可以花费时间熟悉校园和住处的周边环境,以及结交同学。而此后,各种paper,project,presentation便会接踵而至,尤其是当学期步入尾声,你会发现一周五个deadline也不算特别稀奇。
因此在学习安排上一定要未雨绸缪。在收到课题的那一刻起,大脑就要围绕它运转起来,可以每天构思1-2个点子,利用在地铁上的碎片时间搜集相关资料,争取每天写个几十一百字,然后逐渐增量。拖延症是一个大魔王,希望大家有朝一日都能成为战胜它的勇者。
2. 图书馆——我的秘密基地
(自摄/香港理工大学图书馆)
在校园里,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图书馆。首先,图书馆的外文书籍资源非常丰富,并且八所港校图书馆的资源是共享的。除了可以办理JULAC图书馆联卡,轻松出入外校图书馆,还可以通过HKALL(香港高校图书联网)借阅外校书籍并享受送书上门的服务,从而免去奔波之苦。比如我就在浸会大学的图书馆借阅到了多年来魂牵梦绕的书——一本1990年的摄影集。
此外,在图书馆的小组讨论室里度过的时光,是我在香港生活中最难以忘怀的一段记忆。小组讨论室实行网上预约制,约上两三好友,每人预定两个小时,差不多就可以包场了。在这里可以和朋友们相互督促看书复习,遇上问题也可以立刻讨论,比起嘈杂的公共讨论区更具私密性,比起严肃的个人自习区又多了一分热闹。
3. 生活——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相比学习,在港一年的生活日常对我而言更为深刻。租金贵,物价高,食堂饭菜并不可口,在外觅食又开销太大,因此经常自己下厨。厨艺并不高超,只是粗茶淡饭,足够聊以自慰罢了。所幸香港超市里食材丰富,尤其是一些进口产品,相信如果是烹饪爱好者的话,能感到更多乐趣。
此外租房也是我生活中的一个新体验。脱离了校园宿舍,租金成了生活中需要精打细算的一部分。室友也不再是朝夕相处的同学,而是来自不同地区怀抱不同梦想的陌生人,却最终聚集在同一屋檐下,颇有惺惺相惜之感。那时我的室友三人都是在港漂的工作党,适逢假期节日大家都有闲余便偶尔外出聚餐,或是一起支炉煮火锅。天南海北的见闻,生活琐事的吐槽,随着汤底一同沸腾开来,温馨极了。
香港不仅有很多网红景点和餐厅,也经常有各种展览,趁着假期去一一打卡,是一大乐趣。除此之外,作为香港学生,申请很多国家的签证都比内地申请的门槛低很多。所以如果有想赴港读书的同学,一定不要忘了,学习之外也要多出去看看呀。
最后希望各位同学,不管是去港澳留学,还是远赴海外,都能拥有一段开心快乐且受益匪浅的好时光。
作者简介:新航道广深学校胡一可老师
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硕士学位。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鼓励并帮助学生们去发现自己的潜能。